芋绿植的养护,芋类植物养护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芋绿植的养护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芋绿植的养护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观音芋养殖方法?
观音芋又叫滴水观音栽培管理简单,盆土宜选用腐叶土、泥炭土和粗沙混合配制的培养土、每年早春或秋季换盆一次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,但浇水不能过度,否则盆土积水易引起块茎腐烂。
滴水观音主要是喜欢空气湿度大、因此,生长季要经常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,提高空气湿度,并用细孔喷壶喷雾清洗叶片。
生长旺季每月施l~2次以氮为主并混以磷、钾肥的稀薄液肥,则可保持叶色四季碧绿。
1、温度:最适应的温度在18-25℃之间,气温低时就把它搬到室内,它的御寒能力非常差,所以室内温度也不能低至15℃。
2、浇水:它是喜水植物,所以一定要保证土壤是湿润的,它的生长期需水量格外大,就多浇点水,但是要注意不能出现积水现象。气温高时可以向植物旁边喷些水来增加空气湿度。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。
3、土壤:它对土壤要求不高,用一些疏松的土壤就行,它排水性好,可以让植物跟好的呼吸。
4、施肥:它较喜肥,生长期时一个月施一次氮、磷、钾肥混合的就好,勤施,每次是少一点,不能乱施肥。
芋头绿植可以一直生长吗?
可以。
芋头盆栽室内一年四季都是绿叶。
芋头栽种上以后长出来的叶子,就像我们养的滴水观音以及龟背竹的叶子,非常的大,非常的美观,在室内摆放也是非常漂亮的,而且他一年四季都是常绿,生长的过程中不断的长叶片,而且底下的芋头也是不断的去长出小的芋头来,一年的时间就能够收获满满的一大盆。
芋头的种植方法?
芋头的种植方法:首先整地开沟,按其他作物一样先进行整地,整地之后按照80到100厘米的行距进行开沟作业,之后在沟中进行施肥。由于芋头的生长期长,需肥量大所以一定要施加充足的基肥,一般要为每亩地准备200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和48%浓度的硫酸复合肥60公斤,按照行距进行开沟施入。追肥则应该分次批的施入进行,在芋头的幼苗期、发颗期和球茎的生长盛期总共进行2到3次追肥。
播种的时间一般选在清明左右下地,株距约50厘米左右,种植深度在3到5厘米左右,之后盖上5厘米的土,也可以进行地膜的覆盖栽培。芋头对于干旱的耐力并不高,遇旱则会发生黄叶、枯叶的症状,但是土壤过湿也并不利于根系的生长。苗期应该保证土地的底墒足。幼苗时期土地也应有干有湿,遇到大雨应该及时注意土地的排水。
幼苗期结合追肥,中耕灭草暖地,幼苗结束时,中耕并使栽培沟变成为平地。以后以20来天培土-次,厚7厘米,共两次。培土的作用主要是压制子芋、孙芋的顶芽de1生长,避免芋头的营养分流,让芋头能够充分的肥大并生长大量的不定根,增强芋头的抗旱的能力。结合培土,按照叶面积的分布密度、季节等,尽快的将多余的侧芽摘除,防止浪费养分限制子芋的生长。
芋,又称芋艿或芋头。天南星科芋属中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,多年生草本植物,作一年生栽培。性喜高温,当气温13-15℃时球茎开始发芽,生长期适温20℃以上,球茎发育27-30℃为宜。较耐荫,喜潮湿,不耐干旱,不能长期田间积水(除水芋外),否则影响生长。选择土壤以粘质土较好,要求肥沃,土层深厚。不宜连作,实行2-3年轮作。
上海地区种植的品种,均为多子芋,如早熟的白梗芋、中晚熟的红梗芋和香酥芋。3月下旬-4月中旬播种,9月上旬-11月下旬***收。种用在11月上、中旬***收。
整地前增施优质有机肥、复合肥料,均匀撒在田间,结合耕地翻入土中,然后做畦宽(连沟)1.5米或3.0米,根据畦宽大小,开好2-4行播种沟。
栽芋一般直播,播前晒种2-3天,掰下子芋,选择无病害,不畸形,健壮的顶芽作种芋,将种芋上干枯叶梢及顶芽以外的侧芽剥除,便于水分吸收,促使发芽。种芋大小要求基本一致,便于管理。排种前顶芽向上,株距25-30厘米,然后覆土。
追肥2-3次,2片真叶时第1次追肥,严格控制肥料浓度,以防影响秧苗生长和叶面积扩大。间隔15-20天后(约有5片真叶)进行第2次追肥,在7月初再追肥1次。
土壤要求潮湿,但前期不宜过湿,要求干干湿湿促发根。6-7月是芋生长盛期,又是高温季节,新母芋逐渐膨大和开始分蘖,需要较多水分,植株蒸发量又大,故不能缺水,干旱时及时灌溉,不能长期积水。8月中旬后,灌溉可适当减少,要求土壤不发白、不开裂就可以。生长前期中耕2-3次,使土壤保持疏松、促芋早发,当植株封行时不再中耕。每次中耕可结合培土。
芋主要病虫害有***病和疫病,均发生高温期间;虫害有蚜虫、茶黄螨和斜纹夜盗蛾,可用多种农药防治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芋绿植的养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芋绿植的养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rngbc.com/post/30154.html